第二章 找到钓棚
调好标之后的下一个动作,就是俗称的测水深.因为目标鱼是接近底部就饵的鱼类,如何找到该钓场的深度,就变得非常的重要,这一点在沉底钓手的动作来说,只要抛投至想要的标点,原则上就是黑鲷这类鱼的泳层,然而浮标钓的最大用意,就是放大沉底钓时,鱼来就饵的讯号,在沉底钓可能只有一点点的鱼讯抖动,极可能被忽略,但透过调整到定位的浮标,则可以让钓友注视浮标在水面由动至静,轻点浮标然后缓慢下沉的效果.所以调好一只属于你钓鱼习性专用的浮标,找到深度就是接下来50%的工作内容.
相信不少人都钓过泰国虾,而泰国虾要钓的好测水深一样是居于重要的地位,我们钓泰国虾最常用的测水深方式是在短钩上挂上单耳铜锤或是绑上橡皮圈的铅片,短钩贴底就是泰国虾的钓棚深度了,而且,泰国虾池的池底几乎是如同游泳池一般的平坦,也就是说只要调整到定位抓到水深,测水深的问题就不再是一件困扰的事.然而海钓场的池底绝对不会像游泳池一般的平坦,既使是池底铺上水泥的池子也有深浅不一的差别,在铺水泥的人工池,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放大几千倍的浴缸,而由鱼塭改造成的海钓场,池底就会呈现高低不规则的面貌.
海钓场跟泰国虾池最大的差异除了池底之外,还有水流.不管你是抽海水进来还是自来水海水3比1的添加,海钓场都需要水车供氧,而水车也同时造成水流的扰动,有强有弱也当然会有几近不动的停留区,要钓哪里既使深度是一样,水流强弱的不同,钓棚设定也要跟着不同,否则饵根本到不了池底的位置.所以,强流调深/缓流切底/停流求准这是海钓场里抓钓棚深度的口诀.
说来很容易,调好一只标或许需要30分钟,让你没有章法的拉深调浅,搞不好让你找上一整节都找不到钓棚.矶钓里面有所谓的"深鱼浅钓",也就是说利用诱饵,把原先底栖的鱼类诱到你设定的钓棚,以矶钓的观念里头,钓棚是自己设定出来的(这是矶钓高手的境界),但海钓场是不能打E-SA的,"以饵就鱼"就成了钓鱼高手跟新手最大的差异,钓浮标钓不能打诱饵,想当然耳是利用饵来找到鱼群的所在地.
如果说你的心里有了"以饵就鱼"这样子的中心概念,而不是跟红外线导热飞弹一样"射后不理",我能说找钓棚这件事你已经成功一半以上了.当然大家都知道黑鲷(鲷科跟鸡鱼科)全是底栖性的鱼种,但是底栖不等于贴底,黑鲷不是比目鱼或琵琶鼠,只贴着池底觅食,事实上是离池底1尺到10公分这个区间在觅食的,当我们把钓组仕挂投进水里,饵并不是停在海底不动的,而是会随着水流上下的摆动.所以我们的钓棚设定也是以这个区间来做设定.
浮标钓的深度往往不会是一个绝对值,习惯钓拖跟习惯钓敏的区间差异甚至可以超过一尺以上,所以当你请问一位仁兄说这池深度多少,怎么说"数值"都是没意义的数字,我常常讲的一句话,深度不在心理而在手里.也就是说深度是当场调出来的.跟钓泰国虾一样,一拿到竿子不是先挂饵丢到池子里边,花个5~10分钟找深度才是重点,如果哪一天你遇到一个钓泰国虾的人是不调浮标直接钓的家伙,你心里可以确定他一小时肯定钓不过三只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