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料:用玉米粒。选用即将成熟的含浆嫩玉米,黄色马牙粒最佳。
配制饵液:用高度曲酒泡制。(1)在酒中加入适量麝香、蜂蜜。(2)也可用丁香、山萘、阿魏等中草药和蜂蜜。
制作:将嫩玉米放至锅中,加水煮至八分熟,捞出晾干,用锋利的刀片沿玉米粒根部切下,将切下的玉米粒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罐头瓶中,倒入配制好的饵液。注意饵液要将玉米粒浸没。密封,冰箱中保存,三个月以上。用此法制成的香甜钓饵,既保留了玉米原有的清香,又增加了甜味,对鲤、草可说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还有一种快速制饵法,即在曲酒中加入适量的玉米香精、蜂蜜,再将煮好的玉米粒放入。密封,冰箱中保存一星期即可用于垂钓。
翘嘴、草鱼和边鱼比较喜欢玉米,钓翘嘴不必麻烦,新鲜玉米棒子拨下来即可,钓半水。
针对草鱼,比较简单的办法是拨下新鲜玉米粒,加热半熟,加广氏菠萝啤放冰箱急冻半天即可。
河道边上应该可以搞到螺丝,敲碎用螺丝肉钓,效果应该可以的(用烂木头放水里,第二天上面会有很多螺丝)
刚把窝料砸进去的时候,钓点内会有很多可吃的,小杂鱼、目标鱼都会蜂拥而至,能吃的东西太多了,它们吃呀吃,直到吃饱后溜之大吉也没发现钓饵。有人不信我的观点,那我问一句——是不是刚打完窝子小鱼很少闹钩?是吧?能说是钓点内没有小鱼吗?其实这时候钓点内的小鱼很多,起码不比平时少,但满地的窝料叫这些食客们目不暇接,吃到钓饵上的概率有多大?很小。所以,刚打完窝子都不怎么闹小鱼。按照这个道理,小鱼就是判断窝料多少的风向标,小鱼又开闹了那就说明窝内那些易溶散的小颗粒窝料已经消失殆尽了。这个过程通常不需要太长时间,夏天的水库不超过一个小时,就这么短暂。有人为了延长窝子的有效时间,干脆继续打重窝。完,过重的窝子有几条鱼能发现钓饵?恶性循环又来了。有人可能会说:“真笨,打大颗粒的不易溶解的窝料啊,比如嫩玉米,小鱼吃不下不就结了?”也不对,小鱼确实吃不进玉米粒,可是别忘了,它们可有本事把玉米粒叼走,直到发现确实吃不进去就会随意丢到一旁,小尾巴一摆又去别处寻找食物了。有的人会说:“补窝啊!”对,我赞成这个观点。打窝子的目的是为了诱鱼,诱鱼的目的是为了钓鱼。所以要求钓点内始终要有食物,而又不能让鱼吃饱,这样的话才能最大限度地让鱼发现钓饵,提高上鱼率。所以,窝料不要一次性打得很多,而是要适量勤打。